长春建筑学院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四)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引领,全面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3-10-29  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为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及时总结、推广和展示学校在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逐步凝练形成办学特色和亮点,助力学校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学校发展规划处组织开展了长春建筑学院2022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案例围绕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聚焦学校发展实际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创新方法、措施和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微信公众号特推出“长春建筑学院2022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引领,全面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01

背景缘由

教育教学质量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常抓不懈的课题。为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土木工程学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引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开展了系列工作,为专业发展开拓了崭新局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是针对高等教育本科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截止2021年底,我国共有288个学校的197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吉林省仅有2所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长春建筑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组织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2年是“十四五”的关键年,土木工程学院全面启动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该工作也被列为土木工程学院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



02

实施过程

2022年,土木工程学院把“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为主线,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一)开展调研与培训,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为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土木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相继开展认证工作的培训、调研和思想大讨论。学院先后邀请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殿忠教授、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谢新颖教授、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认证专家姜浩教授来我院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包括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由来、我国认证工作的历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7个指标体系的解读等方面内容。学院先后调研了长春工程学院、深圳大学、贺州学院等多所高校,深入学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与建设标准,走访了中建六局、中天设计集团、北京江河幕墙等多家企业,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所需。院长邹建奇、副院长陈岩带领学院教师参加多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题培训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梳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思路、方案、举措。通过调研、培训、教育思想大讨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

(二)聚焦新工科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主线,聚焦“新工科”建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完成了2021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学校办学目标与特色,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毕业要求覆盖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项毕业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方案建立了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明确了每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建立了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指标体系下的课程类型设置齐全,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基本合理,符合标准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生在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奠定良好基础。为满足行业、企业对专业的需求,聚焦学生个性化需求,土木工程专业在原有建筑工程方向和幕墙工程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了施工管理方向和智能建造方向。各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一致,增加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为学生的成才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人才需求信息,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

(三)紧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教师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提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土木工程学院以“抗疫中不平凡的我们”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充分展现长建土木人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汇聚起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力量。全院共有23位老师根据自身课程特点,设计并呈现了生动精彩的一堂线上课,课程涵盖了理论课及实训课。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观摩,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院对每位教师、每一堂课都进行了宣传报道,旨在弘扬正能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活动中,教师们从主题到内容、从PPT呈现到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共同探讨,老师们反映在教学理念、混合式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教学互动、形成性评价、课程思政、课堂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受益匪浅。

图片

(四)完成自评报告撰写,推动认证工作进程

为深入剖析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寻找差距,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副院长及教研室主任为组员的专项工作组,开展了自评报告撰写工作。组长邹建奇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工程认证指标体系中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撑条件7项指标进行了任务分工。学院在自评报告撰写的过程中重新领会认证的内涵,与认证标准一一对照,系统分析,完成了近5万字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撰写。通过自评报告的撰写,学院全面、客观地梳理学校和学院的办学现状,更让我们直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这些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



03

创新之处

(一)以专业认证为主线,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主线,通过洞察需求,立足现实,根据学校学科定位、服务面向等实际出发,进行学院发展的精准定位。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建设等入手,全面带动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使学院在工程教育认证这一目标下,获得长足发展,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二)以专业特色为抓手,精准定位培养目标

学院通过调研发现土木工程行业急需能够了解新领域,掌握新技术,具有专业间交叉与融合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特色的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施工管理方向、幕墙工程方向、智能建造方向。其中,建筑工程方向毕业的学生就业去向偏重于设计院或者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施工管理方向的学生就业去向偏重于施工单位,幕墙工程方向的学生就业去向偏重于从事幕墙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企业,智能建造方向的学生就业去向偏重于智能化建造的企业。特色专业方向的设置满足了社会对行业中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

(三)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疫情期间通过“双特”课堂等系列活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时事新闻、工程实践引入课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方法。通过活动,杜绝了照本宣科,让学生感觉“有意思”,杜绝了“高大上”,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及对学生的现实关照,在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满意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育人能力,真正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能产生共鸣的高效课堂。



04

效果亮点

(一)完善了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学院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在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等专业建设标准,发挥专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认证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吸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论证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修订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学大纲是专业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学院基于OBE理念,注重课程目标达成度,完成了新一版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明确支撑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注重过程评价,为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及深化课程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著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疫情期间,在校教师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居家办公教师潜心深研,打造优秀、温暖、感恩、高效的线上课堂。周欢、张广萍等教师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从“三尺讲台”到“抗疫前线”,改变的是阵地,不变的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教师们深耕教学科研工作,全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立项省级课题5项,指导学生获奖39项,教师获奖10余人,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团队获评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图片

(三)建立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学院构建了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是推进学院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毕业要求达成的关键。学院加强了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学生、企业导师监督和评价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立内外部定期评价的持续改进机制,学校、学院、专业三个层面,应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高校专家等共同参与,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电话访谈、信息反馈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用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的持续改进。


- END -